作者丨小樹媽媽

來源|生長樹

ID丨 chengzhangshu9

大家好,最近疫情重復,屯菜不如種菜!皮皮媽新建了一個養(yǎng)花種菜群,歡送大家進群交流!

以下是正文▼

這段時間,我四周父母圈子里最常聊的話題就是疫情和網(wǎng)課。

連著幾天了,新增確診病例不斷都是上千例。吉林的狀況不太好,上海和深圳不悲觀。北京、天津、廣東、廣西根本每天都有新增。

好多孩子都是剛開學沒多久,就由于疫情停課了,只能居家上網(wǎng)課。

我們之前一篇文章里,吐槽過孩子在家上網(wǎng)課的事兒。

一個孩子上網(wǎng)課,家里得跟上6個保證組,分別擔任材料下載打印、網(wǎng)絡調(diào)試、監(jiān)視管理、端茶倒水、錄視頻拍照、班級群溝通等等雜事。

評論區(qū)里有位媽媽卻說:這還至少家中有人看娃,都上班的呢?

這條評論收到了很多贊,疫情之下,孩子說停課就停課,但大人沒方法說停工就停工。

這時分要是家里有老人能幫助帶娃或者搭把手,父母的壓力就會減輕很多。

前段時間北京有個2年級的小朋友不幸確診,但是他的流調(diào)軌跡卻也讓不少媽媽覺得很羨慕。

這孩子在東城區(qū)戰(zhàn)爭里四小(東校區(qū))讀書,周一至周五在朝陽區(qū)磚角樓姥姥家寓居,由姥姥、姥爺步行接送上下學,中午在學校用餐。

周六周日在東城民旺園13號樓父母家寓居。

孩子父母家和孩子姥姥家,步行時間不超越10分鐘。兩個地點離孩子學校,也都是幾分鐘的路途。

但是姥姥姥爺還是在周一到周五擔任接送外孫、輔導作業(yè)之類。只要周六日夫妻倆休息的時分,送孩子回家,由夫妻倆帶孩子游泳練琴,出門放松游玩。

這樣的布置,既減輕了小兩口的擔負,又不至于影響到孩子的平安感和跟父母的密切關(guān)系。

電視劇《請答復1988》里,有句十分經(jīng)典的臺詞:

“聽說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發(fā)明了媽媽。到了媽媽的年齡,媽媽依然是媽媽的守護神。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叫,也觸動心弦?!?/span>

其實無論是姥姥姥爺還是爺爺奶奶,只需他們在幫助帶娃,實質(zhì)上都是想守護本人的兒女,希望給子女減輕一些擔負。

能夠說,有沒有老人幫助帶娃,媽媽和爸爸過得是2種人生。

我記得在去年7月份的時分,一位南京45歲媽媽的行程軌跡,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惹起了熱議。

這位媽媽的工作,是機場的客艙保潔。

行程顯現(xiàn),從 7 月 10 號到 7 月 21 號,她的的生活都是被 2 件事填滿:

工作和接送兒子輾轉(zhuǎn)于各種培訓班。

7 月 12 號工作到了半夜 11:00,第二天早上還是 7:50 送孩子上培訓班。

7 月 16 號,早上 7:20 送完孩子,本人工作到次日清晨 4:00,可下午還是各種接送孩子。

這位媽媽的生活軌跡,其實也是許許多多媽媽們生活的縮影。而之前有位北京爸爸的生活軌跡也非常相似。

他 34 歲,是一位無病癥感染者。

家住在順義,上班地址在海淀區(qū),兩地之間相隔有 50 公里,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就有足足 3 個小時。

他 14 天的生活軌跡十分劃一,工作日換乘兩趟地鐵通勤上下班,白晝的時間都給了工作。周末帶孩子去早教班,中間還擠出時間來準備考清華的研討生。

他們都是我們身邊最為常見的普通人, 固然工作收入各異,但都沒有幾真正屬于本人的時間。

且不說工作有多耗費精神,單單是帶好一個孩子,已然要讓人恨不得長出8只手。

要給孩子準備一日三餐;輔導孩子作業(yè)、監(jiān)視孩子刷題;接送孩子上下學和去輔導班;要處置孩子打架闖禍的爛攤子;要陪孩子練琴;要參加很多的父母群,研討怎樣上網(wǎng)課怎樣跟教師對接……

這些瑣碎又反復的事情,足以讓一個成年人忙得團團轉(zhuǎn)。

就目前來看,有條件請全職保姆的家庭還是很少,多數(shù)家庭要么父母一方辭職,要么就是請家里的老人幫助。

老人,很多時分就是那個替我們負重前行的人。

由于有老人在幫助帶娃,所以很多雙職工家庭夫妻倆能夠一同打拼事業(yè),能夠給家庭筑起更鞏固的經(jīng)濟根底。

圖片來源:電視劇《都挺好》

記得在去年的時分,明星李承鉉曾經(jīng)在節(jié)目中坦言本人帶孩子險些抑郁。

他說本人在帶女兒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本人控制不住心情。 所以在女兒睡著的時分,常會十分懊悔,不自發(fā)的流眼淚。

李承鉉還有一句話說得特別扎心,那就是帶孩子沒有什么成就感:明明很累,卻看起來像什么都沒做。

其實真的是這樣,帶孩子是一件讓人心里壓力極大的事情。

它不同于一項工作,能看到明白的開展。 它是反重復復的反復做一個事情,今天拾掇了玩具,明天還要拾掇。今天洗了孩子的衣服,明天還要洗。

更讓人難過的是,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重復的犯各種錯是他們生長的必經(jīng)之路。

但是沒帶過孩子的外人,常常會第一時間責怪帶娃的人。

我曾看過一位媽媽寫的親身閱歷,她家孩子出生的前3年,是孩子姥姥過來幫助的。

但偏偏孩子是個吃飯艱難戶,一日三餐經(jīng)常要人喂著才啃吃。而且體重明顯比同齡人要輕一些,身高也不夠。

她當時經(jīng)常埋怨本人的媽媽:“他如今這樣,都是你沒給他養(yǎng)成好習氣”、“你別總追著喂飯,不能太慣著他”……

孩子姥姥也無比自責,總是說本人怎樣連個孩子都帶不好。

后來這位媽媽和老公的工作都穩(wěn)定了下來,孩子也上幼兒園了,有更多的時間能夠本人帶娃,孩子姥姥就回了老家。

等她和老公本人帶娃之后才發(fā)現(xiàn),本人帶娃也沒有比母親強幾,挫敗感仍然很強。

用盡各種辦法,孩子仍然不愛吃飯。幼兒園特別簡單的作業(yè)也總是不會寫。

她覺得本人每天都精疲力盡,而且覺得本人埋怨母親的話,不斷在耳邊回響:

“你這樣辦法肯定不對”、“你不能這樣……”

那時分她才曉得,母親默默的幫她承當了幾壓力和義務。

有老人幫助帶娃,這份擔子沒真正落到她的身上。如今媽媽回老家了,她必需要直面帶娃的各種難題。

她開端為曾經(jīng)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孩子而內(nèi)疚,為曾經(jīng)對母親帶孩子的方式指手畫腳而慚愧。也認識到本人是在耗費母親的自在生活。

老人帶娃,很少有盡善盡美的。 但是能夠肯定的是,他們都已然盡力本人最大的努力,給了年輕的父母最大的協(xié)助。

在替兒女帶娃的老人中,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老漂族」。指的是那些背井離鄉(xiāng),來到子女身邊,幫他們照顧孩子的老人。

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中國有近 1800 萬的隨遷老人,而其中一半都是「老漂族」。

生疏的環(huán)境,切斷的人際關(guān)系,讓很多老人都無所適從,但是為了可以協(xié)助到本人的兒女,他們義無反顧的成為了城市的編外人員。

家里有這樣默默付出的老人,其實是子女莫大的慶幸。

老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無論是姥姥姥爺,還是爺爺奶奶,他們都是家里的寶。

由于有了他們的幫助,我們才干有一個暖和的家,一個回來就能夠放松的中央。

由于有了他們做后臺,我們才干安心上班,給孩子和本人爭取更好的明天。

由于有他們,我們無論多大年歲,還能夠做個有所依托的孩子。

點個 在看,祝每個孩子,都能享用爺爺奶奶、姥姥姥爺?shù)年P(guān)懷心疼。

也祝福每位老人都能身體安康,持久的享用天倫之樂。

皮皮媽說:

我家也是孩子姥姥過來幫我?guī)?。有姥姥在,家里冰箱總是滿滿當當,廚房總是有煙火氣。孩子姥姥還喜歡研討各種美食,倆娃學習壓力大,但還是肉眼可見的胖了一圈。

大家家里有老人幫助帶娃嗎? 歡送在留言區(qū)說說感受。

本文轉(zhuǎn)載自公眾號生長樹,最受爸媽歡送的育兒類公眾號,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寶爸寶媽,你所關(guān)懷的育兒問題,這里都有答案。微信號:chengzhangshu9。

//· The End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chuàng)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

舉報郵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