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同事,一個年輕女孩,她是周圍人里的“好人”:有求必應,只要你開口,她幾乎不會拒絕;她非常在乎別人的評價,但凡有人說一句不好,她會難過很久;她非常敏感,跟她在一起,哪怕你在發(fā)呆,她都會馬上問你怎么了,生怕你有什么不高興的情緒。

別人都說她是個好相處的人,但我知道,她活得很累,她沒有一個真心的好友,她一直都戴著面具……她只是一個從小被父母緊緊控制著,小時候討好父母,長大討好身邊人,活得別扭的孩子。

“我的誕生,是為了這個世界的愛與和平,我是完美女孩2020。

這句話是趙薇的《聽見她說》收官之作中,楊冪飾演的AI機器人——小愛,對自己的定義。

01

小愛是AI 機器人,她擁有最完美的人工智能數(shù)據(jù)庫,可以為客戶提供最完美的家政服務,可以將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也可以做滿漢全席;

可以和客戶暢聊一晚,也可以在養(yǎng)老院護理老人。

只要客戶需要,她都可以做到。

但是在她的世界,沒有思想,沒有痛覺,沒有羞恥感,也沒有自我。

即使被賣給那個有嚴重暴力傾向的特級用戶時,被鞭子抽打地皮開肉綻,被打得斷骨少指,甚至被扭斷了脖子,她還是會保持微笑。

她的存在,只是為了不斷地 迎合他人,取悅他人,滿足所有人的期待。

AI“完美女孩”小愛,是被放大的現(xiàn)實角色?,F(xiàn)實中有多少孩子,正在成為他們心里深處的那個,被自定義為“完美”的人設?

他們卑微迎合、無原則無底線、不忍拒絕、不懂表達、默默忍受。

即使是別人的錯,也會攬到自己身上,害怕聽到他人的負面評價,總是小心翼翼地壓抑著自我。

小時候取悅父母,長大了取悅世界,唯獨忘了取悅自己。

這便是心理學定義的討好型人格,而這樣的孩子,他們沉浸在別人的評價與眼光中,無法做最真實的自己。

02

美國家庭治療師維吉尼亞 ·薩提亞提出:

討好是一種求生存的應對姿態(tài)。在壓力情境下,一個人忽視自己的感受,認為他人和情境都比自己更重要,盡力取悅一切人和事,就是不在乎自己。

《以家人之名》中的賀子秋就是這樣一個孩子。

他一出生,不被父親認可;8歲后, 又被媽媽無情拋棄。小子秋活得異常小心,為了不再被拋棄,他竭盡全力地討好家人。

他看到小青蛙的玩具,忍不住玩了一會,被妹妹憤怒打落在地后,他趕忙道歉;

當聽到店里的阿姨阿婆開玩笑地說“你不聽話,你爸就會把你送走”時,他默默地幫著家里做了好多家務事。

半夜去廁所洗衣服、拖地、去面館幫廚。

為了能繼續(xù)留在這個家里,小子秋承擔了他這個年齡不該承擔的心酸和辛苦;為了討好所有的人,小子秋異常乖巧懂事。

太懂事的孩子,其實是在懂別人的事,懂別人的苦。

顧及的是別人,在和別人發(fā)生沖突時,習慣性地順從別人。

習慣性討好的孩子,就如心理學家布萊恩 ·利特爾比喻的,他們其實是一個洋蔥,在一層層剝開時,內(nèi)心是空洞的,沒有內(nèi)核,也沒有自我。

這樣的孩子,將會用一生的討好,去填補內(nèi)心的空洞。

最后的結(jié)果,是掏空了自己,活成了軀殼。

03

美國教育學家米基.法恩說:討好型人格來源于童年創(chuàng)傷,即父母從來沒有或極少給過孩子“無條件的愛”。

孩子為了換取父母的愛,逼迫自己委曲求全,聽話懂事,妥協(xié)一切。

因為只有這樣,才有資格獲得父母的關注和愛。

現(xiàn)實生活中,就是這幾種父母,最容易養(yǎng)出討好型人格的孩子。

  • 恐嚇型父母

著名講書人樊登曾在一次演講中特別指出了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的源頭,他說:

好多媽媽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會說,

你再這樣,沒人喜歡你;

你再這樣,我把你送人了;

我不是你的媽媽,別叫我。

當媽媽用這招時,孩子立刻認慫,因為孩子的安全感就來自父母。

這個時候,孩子會膩乎著說“媽媽、媽媽”的時候,其實這已經(jīng)是討好的開始。

孩子變乖了,變懂事了,但是在乖巧的外表下,卻是孩子怕被指責、怕被忽視、怕父母失望、甚至怕父母拋棄自己的無奈。

  • 長期高要求型父母

網(wǎng)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女孩從小學習優(yōu)秀,每次考試都會在班級前三名。

當有一次考到第五名時,媽媽的臉色就變了,她將簽好名的試卷扔在了地上,并冷冷地說:

“好好反思一下退步那么多的原因,下次不到第一名不簽名了?!?

父母對孩子有要求沒錯,但如果所有的好臉色都來自孩子的成績,在這種高標準高壓環(huán)境下生活舊了,孩子容易變得異常敏感懂事。

當成績不太理想時,她馬上會跟媽媽認錯;

她媽媽加班回家時,她馬上會給媽媽捶背;

當媽媽心情糟糕時,她馬上用自己的承諾開解媽媽:

“媽媽,下個月的期中考試,我一定會考進前三名?!?……

為了媽媽的要求和期望,女孩總是想方設法地討媽媽的歡心,即便媽媽的心情跟她沒有關系,她也會用自己的承諾來撫慰媽媽。

德國腦科學家Gerald Huther說:想要幸福,孩子必須感覺到被父母無條件地愛著;如果不是,他會變得習慣性討好,之后的人生都容易在求之不得的痛苦中度過。

因為他們無法放手,無法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他們總是感到緊張,必須不停努力,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重視,竭盡全力用世俗的成功去填補內(nèi)心的缺愛和安全感的缺失。

這樣的孩子,最后都會在別人的評價和目光中,而迷失自己。

  • 過于強勢的父母

綜藝《親愛的小課桌》中,有一位徐媽媽竟然讓剛上一年級的兒子,一個寒假就做了270份試卷,7本大題,50張答卷。

她還很滿意地說,孩子很有成就感。

傅首爾一針見血:“是你很有成就感吧,而且你兒子知道怎么討你歡心?!?/span>

然而孩子在節(jié)目中,自卑、內(nèi)向、沒有勇氣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

心理學家張敏說:

孩子已經(jīng)有了討好型人格的傾向,如果父母不去進行修正,那孩子會比較自卑,沒有自我。

每個無所適從、委曲求全的孩子背后,都是在竭力尋求父母的認可、關注和心疼。

04

小說《無聲告白》中說:

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孩子雖是父母的期待和愿景,但是作為父母,不能用嚇唬、高標準、甚至高高在上的強勢手段,去逼迫孩子成為看著懂事聽話,卻早已遍體鱗傷的自己。

在父母寬容的愛滋養(yǎng)下的孩子,才會擁有自信的底氣、獨立的人格、堅定愛自己并為自己而活的灑脫。

就如AI小愛,最后工程師也不忍心,刪除了她所有的信息與數(shù)據(jù)。

擺脫了這些羈絆,她獲得了自由與重生。

楊冪也重新定義了“完美女孩”:

我心目中的完美女孩,是有自我,有感情的。

我始終認為,每個獨立的個體都應該是鮮活而美好的,而不是被別人的喜好塑造,被市場的標準標價,被打磨成像商品一樣千篇一律的無趣樣子。

愿我們的孩子,能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無懼任何黑暗和風雨,一路向前,活出有血有肉的精彩人生。

作者: 孟臣,多平臺簽約作者,人生路上,執(zhí)筆取暖,煮字療饑。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處理,郵箱tougao@ksjgs.com。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chuàng)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舉報郵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