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小樹媽媽
ID丨tree2050
《老師請回答》里,曾去過這樣一個家庭:
爸爸媽媽在北京打工,孩子跟著讀書。孩子一直很優(yōu)秀,也很聽話。
可從六年級下學期起,他就開始斷斷續(xù)續(xù)地逃學。
起初,是因為孩子步入了青春期,嫌媽媽總嘮叨他。后來,孩子就主動轉(zhuǎn)回老家邯鄲讀初中了。
可初一、初二兩年,孩子上學依然不順利。
他常常故意不寫作業(yè),等著老師叫家長:領回去吧,把作業(yè)補完再回來。
初二下半學期,爸爸想著,孩子換個環(huán)境也許會好點,就又給孩子轉(zhuǎn)學到了天津,讓孩子獨自一人在天津上學。
可這期間,孩子又有了新變化,那就是再也不理父母了——除了要錢。
孩子覺得父母跟神經(jīng)病一樣,看見他們就來氣。
甚至這次參加節(jié)目,也是父母答應了給他買個電動車,才勉強來,但上臺時,他堅決不和父母同臺。
男孩的父母呢,他們認為孩子情商低、幼稚、不獨立。
父母和孩子完全不能溝通,更沒法相處。
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孩子:
之前一直好好的,好像很突然的,性情就變了,緊跟著,孩子對學習也沒了興趣,不但成績下降,跟父母的關系也很難融洽。
有的父母,把孩子的這種情況,歸結于青春期現(xiàn)象;有的父母,覺得孩子天生情商低,難管教;更有父母,跟孩子激烈地對抗,導致極端事件的發(fā)生。
其實仔細想想,好好的孩子突然就變了,一定有原因。而那些深層次的原因,往往是父母們忽略的一些小事。
01
孩子的行為問題
往往都是因為情緒
那期《老師請回答》里,主持人單獨跟男孩聊天時,問起跟父母的關系還能緩和嗎?
男孩很堅決地說:不能。不想理他們,跟他們說什么也沒用,給錢就行了。
可當心理老師給男孩做沙盤測試時,男孩的表現(xiàn),卻是截然相反的:
四個代表家庭成員的毛絨玩具,他選出的,是最小的一個。
老師問為什么要選這個,男孩說:它最小,需要被保護。
男孩的爸爸也說: 每當男孩一人在天津家時,晚上他總是把每個房間的燈都打開。
男孩的種種表現(xiàn)都透露出:他很戀家。
表面上,他把父母推的很遠,但內(nèi)心,他又十分缺乏安全感,渴望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愛。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很容易喪失努力生活的動力。而那些真正擁有安全感的人,不僅不會喪失動力,反而會越挫越勇。
男孩的不安全感,跟父母擰巴的關系,已經(jīng)影響了他對生活、學習的規(guī)劃和動力。
深究下去又會發(fā)現(xiàn),男孩之所以沒有安全感,是因為他成長的每個階段,情緒情感,都沒有得到釋放:
6 年級時,學習緊張,他偶爾放松下,媽媽不但不理解,反而嘮叨起來沒完;
他賭氣回老家,不做作業(yè)讓老師叫家長,也是希望引起父母更多關注;
轉(zhuǎn)學到天津,他不理父母,只知要錢,也是心里有氣……
可這些,父母都沒有意識到。
耶魯大學心理學博士 Susan David 曾說:決定人情商的,有一個非常大的決定因素,即情緒敏感力。
而情緒敏感力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孩子小時候釋放情感時,父母對他的態(tài)度。
孩子很多看起來不理智、甚至不可理喻的行為,幾乎都是負面情緒堆積的結果。
02
孩子的壞情緒
需要找到出口
心理學家曾說,孩子被負面情緒控制時,通常會有兩種表現(xiàn):
一種是不分對象隨意發(fā)泄,導致人際關系出現(xiàn)障礙;
二是孩子用生命力來壓抑情緒,導致身體和成長受到干擾。
圖片來源:電視劇《隱秘的角落》
《老師請回答》里的男孩,因為情緒無法排解,導致了家庭關系問題,學習也不積極。
更多孩子,他們意識到了情緒,意識到了不舒服,卻說不清,道不明,伴隨著本能,會出現(xiàn)更多別的問題:
1. 「繼發(fā)性獲益」的自我傷害行為
傅首爾曾在一檔節(jié)目中說,她小時候出生在單身家庭,家庭條件也不好。
后來,媽媽改嫁了,四歲的她只能跟外婆一起生活,可她想媽媽,特別想的時候,她就喝洗潔精,把自己弄生病,就能見到媽媽了……
孩子有情緒,渴望得到關注,但沒法排解,他們就用「癥狀」來引發(fā)大人的注意,獲得自我滿足。
心理學上把這種行為,叫做「繼發(fā)性獲益」。而孩子能操控的繼發(fā)性獲益,往往都是自我傷害。
2. 長期壓抑情緒,健康受損
約翰·霍普金斯醫(yī)學院的托馬斯博士,經(jīng)過 40 年的研究得出:情緒決定健康。
那些身體、精神更容易生病的人,常常是情緒長期很難排解的人,他們會在深層次上,感到與他人疏離、感到不被愛、不受重視。
B 站曾有一段播放高達幾十萬的視頻《燈光之下》,是一個叫純子的女生,講述自己得抑郁癥的過程。
她說:其實自己得抑郁癥,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那時候?qū)W業(yè)、人際關系都有壓力,家里氛圍也不好,時間長了,心情就越來越不好。
后來,身體也開始不舒服,消化不良、頭暈、每天都失眠到凌晨 4 點半。
最后心情不好,就成了生活的全部,每天都渾渾噩噩,甚至走在路上,來了車都沒有意識去躲避……
她確診抑郁癥后,老師和父母都很難理解:好好的孩子,怎么就抑郁了呢?
任何疾病,本質(zhì)都是心病,孩子也一樣。
他們的負面情緒并不會憑空消失,壞情緒會轉(zhuǎn)移,長期忽視孩子的壞情緒,任由它們堆積,情緒就會攻擊孩子身體、精神,很可能積郁成疾,造成各種問題。
03
重視孩子情緒的小問題
才能養(yǎng)出健康的孩子
好孩子,并不是一天變「壞」的,這中間,往往有一個情緒堆積,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們最不應該忽視的,就是孩子的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
首先,父母不應該成為孩子負面情緒的制造者,不要用成人的思想,去想當然地要求孩子。
去年,西安一名 9 歲女孩,只因沒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作業(yè),就從 15 樓的家中跳樓身亡。
作為成人,我們會覺得——不過是作業(yè)寫得慢了點,根本就不叫事??珊⒆訁s認為——自己不行,干什么都不行。
孩子思考問題的視角,承受壓力的閾值,和成人差異很大。
成人覺得輕而易舉的事,孩子可能已經(jīng)覺得難于上青天了。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父母想當然的看法,其實并不適用于孩子。
多俯下身來,聽聽孩子的看法,感受下他們的視角,就不至于對孩子要求過于苛刻,家庭就會成為孩子情緒的包容器,而不是制造所。
其次,家庭里,一定要允許孩子情緒流淌或轉(zhuǎn)移。
很多家庭里,不允許孩子表達壞情緒,孩子傷心了、憤怒了,會呵斥他們立刻恢復平靜。
可喜怒哀樂并沒有對錯,傷心、憤怒也不丟人。
孩子的情緒需要表達,當他們有負面情緒時,要給出一定的自我療愈的空間和時間。
等孩子慢慢平靜后,父母還要幫忙疏導,教孩子認識情緒,并告訴他們怎么合理發(fā)泄情緒。
只有讓情緒流淌起來,負面情緒才不會堆積成毒素,攻擊或侵蝕孩子。
04
世界著名演說家安東尼·羅賓斯曾說:
成功的秘訣就在于懂得怎樣控制痛苦與快樂這股力量,而不為這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做到這點,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無法掌握。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的人生有力量??山裉斓暮⒆?,早已不是幾十年前的孩子,他們需要從健康的生活方式中汲取精神營養(yǎng)。
如何處理孩子的情緒,就是最重要的一步。
重視孩子情緒,允許孩子情緒流淌起來,不讓他們的負面情緒長期堆積,也是我們當代父母,必不可少的一課。
本文轉(zhuǎn)載自公眾號小樹媽媽,深受爸媽歡迎的育兒類公眾號,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寶爸寶媽,你所關心的育兒問題,這里都有答案。微信號:tree2050。
王力宏給三胎兒子取名,全名5筆沒1筆是彎的,網(wǎng)友:不愧是學霸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chuàng)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舉報郵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