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載自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作者 | 劉純婷
1.
在一次家長課上,有個媽媽說,她真的做得很好了,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每天晚上給孩子講故事,教他識字,背詩,玩游戲。
總是對孩子和顏悅色,不罵也不打??偸窃试S和肯定。
和孩子的關(guān)系很好,孩子什么話都肯說,也什么話都敢說。甚至買了比較色情的漫畫,就放在自己書桌上,不藏著。喜歡哪個女孩子,對方過生日,直接問她要錢買禮物。
那,對此你有什么煩惱嗎?
不好的是,孩子成績一塌糊涂。和同學關(guān)系也處不好,覺得老師同學都對他不友好,甚至針對他。
我這孩子從小,自由也有,尊重也有,愛也有。書上不是說,只要我們給孩子生長的空間,孩子就會按照社會的要求去追求認可和成就。
他倒好,不自覺,不主動,不會安排和利用自己的時間,還把自己的關(guān)系處理得很糟糕。
現(xiàn)在我不知道要怎么教育他,而且比起很多其他家長來說,我真的做得很好了。為什么他現(xiàn)在是這個樣子呢?真的很讓我失望。
2.
那我們就需要了解一下了,她是怎么做的呢。
她分享了一件事情,兒子出去玩,半夜一點才回來,回來去她房間把她叫醒,跟她說了半個小時,去看了電影,電影什么內(nèi)容,還去玩了桌游。她很不開心,也不想聽,但還是忍著,讓他說了半個小時。
我問她是什么原因,在大半夜被叫醒,她并不高興,不愿意聽的情況下,需要忍耐著聽孩子把話說完。
她說,他那么有興致,我不想掃興,不想讓他失望。
后來我們討論發(fā)現(xiàn),她很想做個好媽媽,可以給孩子支持鼓勵寬容。
為什么她那么希望做個好媽媽呢?因為自己的媽媽總是否定,總是對她不滿意,總是批評,她想說什么,媽媽總是沒耐心聽。
所以她一定要做一個和媽媽不一樣的人。孩子要什么,她都要給他,他想說什么,做什么都可以。
所以她不想聽孩子說話的時候,她不敢打斷孩子,不敢跟孩子說,她太累了,想睡覺。因為她覺得孩子承受不住。覺得這樣做孩子會很受打擊。更重要的是,這樣做,就不是好媽媽了。
這種不敢堅持自己立場的事情,幾乎貫穿了這個孩子的整個養(yǎng)育過程。她很難站在媽媽的位置上,對孩子提要求,對孩子設(shè)立規(guī)則。
3.
我們想做個好媽媽,這當然是好事。
可是我們常常對好媽媽有誤會。這個誤會常常來源于我們自己沒有得到的母愛。
有的人覺得好媽媽是可以給孩子很好的物質(zhì)條件,這常?;谧约簝簳r物質(zhì)的匱乏,很多的求而不得。
有人覺得好媽媽應(yīng)該對孩子特別寬容,這常?;谧约簝簳r經(jīng)常遭受苛責和打罵。
有人覺得好媽媽應(yīng)該天天和孩子在一起,陪伴孩子,這常常基于自己兒時媽媽經(jīng)常沒有時間,或者不在身邊。
……
大家所要成為的那個好媽媽,都是自己想要的好媽媽。
所以,這個好媽媽不是為孩子準備的,而是為我們自己準備的。
就像上面那位家長,她覺得好媽媽應(yīng)該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支持孩子,所有的事情上都寬容。因為她曾經(jīng)因為媽媽的苛責,覺得委屈,覺得受傷,覺得自己不被喜歡,覺得自己不好。
所以她不敢對孩子提要求,她覺得那些要求就是苛責,會傷害孩子。
如果她總是這么跟孩子去互動,顯然是有風險的。因為社會是有規(guī)則的,如果一個家庭不敢給孩子建立規(guī)則,孩子進入社會是會遇到困難的。
如果說,我們所有的人際關(guān)系,都是我們和父母的關(guān)系的變形,那么他怎么適應(yīng)社會呢?畢竟沒有人會這樣忍讓他。
所以孩子是需要知道,有些事情做了,別人會生氣。他需要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可能會引起對方什么樣的情緒。
也就是共情的能力,但是共情的前提是他自己的情緒可以被看見被標識。
孩子需要知道并且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從而知道別人的喜怒哀樂。這是幫助他建立良好社會關(guān)系的前提。
但是一個什么情緒都不肯和孩子外露的母親。一個靠隱忍和孩子溝通的母親,她可能不能面對自己的情緒,所以她也不能面對孩子的情緒。
最終的結(jié)果是,孩子也很難體察以及表達自己的情緒,更不要說涵容情緒的能力了。
他的困難可想而知。被拒絕怎么辦呢?沒有被寬容理解怎么辦呢?被批評怎么辦呢?別人對他不耐煩怎么辦呢?
他沒有學到任何這方面的技能。
他怎么體會和處理這些事情呢,是覺得自己不好?還是覺得別人都不友好呢?還是發(fā)展出一些問題,來應(yīng)對這些難處?
4.
對這位媽媽來說,好媽媽是她自己想要的,愿意傾聽自己,對自己包容的媽媽。
我們投射孩子需要這些。所以即使不愿意,我們也要這樣做。
最后我們說,我做了這么多,我的孩子怎么變壞了。潛臺詞是:我是個好媽媽,但是你不是一個好孩子,你配不上我這樣的媽媽。心中積累了大量對孩子的失望。
這個失望還來自,如果我的媽媽這么好,我一定會做個好孩子,你得到了這么好的,曾經(jīng)我夢寐以求的媽媽,你怎么還不珍惜。
很多媽媽,在意的是自己,是個什么樣的媽媽,以至于她們都不太了解自己的孩子。
常常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孩子學習不好,是怎么不好,他的難處是什么?
她可能對孩子呈現(xiàn)出來的問題表示完全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甚至很崩潰,很想逃避。
因為她沒有勇氣去面對這些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意味著需要去面對她可能不是一個好媽媽,需要去面對她曾經(jīng)引以為傲的教育理念可能是錯的。
這太恐怖了。
我們以全對的姿態(tài)生活了很久,被迫需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么。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很多人都堅持自己是對的,那么就要證明孩子是錯的。
所以他們帶孩子來做咨詢,說的都是,我沒有問題,孩子變好了,我就沒有問題。在他們心里,孩子就是問題的中心。
5.
我們想把自己變成一個好媽媽,去滋養(yǎng)曾經(jīng)的自己。
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是個好媽媽,那么,孩子就承擔那個壞的,讓人失望的角色。
他會知道自己并不讓媽媽滿意,知道自己讓人失望。他會不會覺得委屈,覺得受傷,覺得自己不被喜歡,覺得自己不好?
孩子就跨越時間的距離,跨越千山萬水的阻擋,和兒時的我們,相會。
殊途同歸,這是讓人最無力的地方。
孩子很神奇地變成了,我們討厭的那個自己,我們自己身上最不喜歡的部分,孩子都有。
創(chuàng)傷很容易被復(fù)制,不是因為我們不愛孩子,反而是因為,我們太想讓他們和我們不一樣。
過分的關(guān)心,就是詛咒。
我們就是這樣,把愛變成了創(chuàng)傷和傷害。
問題的根源來自,那個未被滿足的自己。我們借著養(yǎng)育孩子的機會,在養(yǎng)育自己。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悄悄地偷走了,孩子的媽媽。他沒有媽媽。
作者:劉純婷, 心理咨詢師,基礎(chǔ)教育行業(yè)從業(yè)十年,公眾號:女咨詢師門(ID:nvzixunshimen628)轉(zhuǎn)載自公眾號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原標題《我的孩子,配不上我這樣的好媽媽》圖片丨攝圖網(wǎng),版權(quán)歸攝圖網(wǎng)所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chuàng)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
舉報郵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