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活的磨難,姚志軍越挫越勇。
4歲喪父,母親改嫁,12歲時爺爺過世……如今,47歲的湖南邵陽人姚志軍是長沙慢天使愛心屋負責(zé)人,先后為600多名腦癱患兒提供免費康復(fù)訓(xùn)練。
支持抗疫,多方籌集防護物資
位于長沙城北的城西小區(qū)很“有名”,每年湖南數(shù)百名腦癱兒童和他們的父母租住于此,病友稱它“腦癱村”。2015年,姚志軍來到城西小區(qū)附近,從那時開始,她著手幫助的腦癱患兒已超過600名。
和以往每天上百名腦癱患兒及家屬聚集的熱鬧景象不同,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愛心屋”冷清了許多。三湘都市報記者見到姚志軍時,留著干練短發(fā)的她剛把租用的7層房屋消毒完畢,過道還散發(fā)著濃濃的消毒水味道。“不好意思啊,您稍微等一下……”跟記者打了聲招呼,她又轉(zhuǎn)身整理愛心人士購買捐贈的食物,將之分發(fā)到居住在周邊的腦癱患兒家屬手中。
▲姚志軍在整理“愛心屋”超市的貨品。 記者 葉竹 攝
隨后,她又火急火燎地打了一通電話。“我托人采購了1500斤椪柑,送給忙碌在抗疫一線的交警,他們辛苦了。”掛斷電話,姚志軍告訴記者,新鮮的椪柑過幾天就會運到長沙。
“力量很有限,但想想那些一線的抗‘疫’英雄,我們不能什么都不做!”姚志軍在一個近500人的微信群中發(fā)起募捐,支持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和受疫情影響的群眾。1元,2元,3元……點滴匯聚而來,姚志軍自己也捐了1000元。2月29日起,姚志軍用抗“疫”愛心款項購買的8000元口罩送往了武漢,1100多個口罩送到了長沙旺旺醫(yī)院,60瓶酒精消毒液支援湖南省婦幼保健院,4800元的生活物資捐給了周邊小區(qū),1.7噸的84消毒液捐到了長沙市紅十字會和長沙縣團縣委……“東西雖然不多,代表了我們的心意。”
聚集愛心,建起了“慢天使之家”
邊走邊聊,姚志軍領(lǐng)著記者逛了一遍充滿愛心的“慢天使之家”。
2017年,在9位愛心人士共同出資下,姚志軍租下了這棟七層小樓,經(jīng)過5個月的裝修,2018年初正式迎來可愛的“慢天使”們。“裝修完全是靠我和腦癱患兒家屬、愛心志愿者自己設(shè)計,自己動手。一樓是超市,二樓是運動室和教室,三樓、四樓有讀書室、康復(fù)訓(xùn)練區(qū),五樓、六樓是住房和儲藏間,七樓是食堂和臥室。”摸了摸康復(fù)訓(xùn)練區(qū)墻上的防撞墊,姚志軍笑著說,“一家早教中心不做了,我們就回收了這些防撞墊,質(zhì)量很好,一點兒都沒壞。”
“愛心屋”的絕大部分花銷都是靠愛心捐款支撐。除了每天操心資金來源,姚志軍還要考慮為孩子們找康復(fù)老師。“2019年,我們專門從北京請了一位專家過來。專家每次待一周時間,培訓(xùn)8名患兒和家長,來了兩次。”再花錢請專家,“愛心屋”的資金吃緊。“目前的狀況是,我們只能讓稍微有經(jīng)驗的媽媽們多帶帶孩子,互幫互助,這么熬著。”
姚志軍說,去年自掏腰包將近11萬元。“有7萬元是我‘女兒’的來款,還有三四萬元是我做微商,賣洗發(fā)水賺的錢。”旁人看來,熱心公益的姚志軍家境應(yīng)該不錯,至少應(yīng)該有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否則沒有這么多的時間和資金支撐她的事業(yè)。
問及此,姚志軍連連搖頭,“我只是為熱心人和患兒牽線搭橋……在我遭遇困難的時候,受過社會的幫助,希望能將溫暖持續(xù)傳遞下去。”
經(jīng)歷無數(shù)坎坷,受人恩惠回報社會
投身公益事業(yè)前,連小學(xué)都沒念過的姚志軍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坎坷。
“4歲時,假如父親沒有去世,我是不是能擁有完整的家?”“6歲時,假如母親沒有改嫁,我是不是會得到更多的愛?”“12歲時,假如爺爺沒有去世,我是不是能避免顛沛流離?”……姚志軍回憶,爺爺去世后,她跟著一位不相熟的鄰居來到了長沙,遇到了“養(yǎng)父”和“奶奶”。想起這段兒時的場景,她臉上露出了笑容,仿佛溫暖就在眼前。
“萍水相逢,是他們的教導(dǎo)和愛,讓我體會到了人間暖意。”姚志軍說,在長沙做了幾年保姆、擺地攤,也曾在上海漂泊了好幾年。在上海,姚志軍甚至在一處橋洞下睡了三年,憑擦皮鞋、賣花賺錢生活。“修橋的老板注意到我,無償?shù)貛一氐搅碎L沙。他回上海時,還給我塞了1000元。”那時,姚志軍已經(jīng)27歲。
回憶是苦楚的,但姚志軍的嘴角很快揚起了微笑,“人生沒有‘假如’。
▲姚志軍與腦癱患兒互動。受訪者供圖
腦癱“女兒”創(chuàng)奇跡,讓她熱衷公益
為什么關(guān)注腦癱患兒這個群體?姚志軍向三湘都市報記者說起了她的腦癱“女兒”。
“我曾經(jīng)與一個腦癱患兒相依為命10余年,我比她大9歲。從她最開始什么話也不會說,到她17歲時開口叫我‘媽媽’。”姚志軍突然哽咽,“我和女兒一起生活了10多年,后來她的生母把孩子接去香港生活,并做了康復(fù)治療。”
“之后,她去了英國,成為一名講師,有不錯的收入。她就像是一個奇跡,讓我相信自己可以幫助到這些特別的‘天使’。”姚志軍說,至今都無法忘記“女兒”開口時,自己內(nèi)心的激動和感慨,“人生最艱難的歲月里,有她我覺得很幸福。”
如今,“女兒”堅持每個月給她匯款,“有時4000元,有時8000元,還會給我打電話聊天。”
二樓的櫥柜中,擺放了腦癱患兒們做的布藝花,姚志軍拿出一盆“向日葵”,摸了摸上面的“花瓣”。“我的愿望說小,其實也挺大,希望幫助的這些孩子都能像我‘女兒’一樣,能靠自己在社會上生存,收獲幸福。那樣,該多好!”
經(jīng)歷人生的磨難后,選擇用愛書寫人生的姚志軍,像她手中的“向日葵”。
開超市賺房租,只為留住這個“家”
在五年的公益路上,姚志軍并非一帆風(fēng)順。“愛心屋”成立后,每年24.8萬元的房租成了她的心病。
第一年,9位愛心人士湊錢交了前半年房租,患兒父母們自發(fā)出去打工湊錢,把后半年房租給補上。第二年,長沙愛心人士王果付了半年房租,另半年房租也是靠幾位公益熱心人湊齊……“2019年下半年,一群愛心人士共同籌集了24萬多元善款,我們沒有直接交房租,決定開一個超市,自己造血。”姚志軍說。
2019年10月16日,“慈安億戶”超市開業(yè)。“每月能賺6000多元,雖然和每月2萬多元的房租比起來還有差距,但至少可以緩解部分壓力。”
走進“慈安億戶”超市,收銀臺上擺放著刷臉支付攝像頭,貨架上整齊地壘著商品。
戴著口罩的嚴菊香站在收銀臺后接待著顧客,她是一名9歲腦癱患兒的媽媽。和丈夫帶著兒子陳浩軒來長沙求醫(yī),嚴菊香一待就是8年。“超市每天都要人在,上午7點到晚上12點,姚姐和我們患兒家屬一起輪值。”嚴菊香從身后的貨架上拿出一包手工點心,“因為要照看孩子,我們沒有固定的時間去找工作,就想著盡可能地賺點生活費。”
被人信任,成為她踐行公益的動力
“最難過的是,有一段時間網(wǎng)上有人說我是傳銷。好在腦癱患兒家屬都相信我,其他公益人士也都特別信任我。”盡管被誤會,姚志軍從未動搖,“沒有太多的時間傷心,等著我做的事太多。”
“做這個‘愛心屋’,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大毛和小毛。”姚志軍猶記得,初始時幫助的一對雙胞胎。
2016年,曹世從的雙胞胎兒子大毛和小毛需要做腳部手術(shù),手術(shù)費高達18萬元。得知情況后,姚志軍立即聯(lián)系愛心人士籌集善款。“本來手術(shù)費用是10萬元,我們有準備,但是臨到要做了,突然被告知需要18萬元。”姚志軍又臨時發(fā)動向愛心人士“化緣”8萬元。
“術(shù)后8個月取鋼板,因為沒有錢,推遲了四個月。”值得欣慰又令姚志軍遺憾的是,現(xiàn)在小毛能正常走路了,大毛能依靠助行器行走。“大毛之所以恢復(fù)差一點,因為缺少康復(fù)資金。我們只能送一個孩子去做康復(fù),每月5000元。”如今,兩個孩子年滿13歲,仍無學(xué)可上。
“我真心希望孩子們未來能有書讀,將來能工作,能被社會接納。最要緊的是,我們需要專業(yè)的康復(fù)老師來指導(dǎo)孩子訓(xùn)練。
如今,打開搜索引擎,“姚志軍”和“慢天使”兩個詞成為了一體。不再被人誤會,對她而言,慰藉也是一份動力。
作者 | 葉竹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chuàng)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
舉報郵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