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總覺得泉州這座城需要去細細的品嘗,你才會發(fā)現它的美,或許這兒才是閩南的源頭,或許這兒早在唐宋時期就是世界重要的港口,或許這兒曾經是各種文明集合之地,或許這兒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或者這兒是宗教會聚之地。
總之泉州給我的游覽感覺就是愜意,隨意地在街上走走,或許就邂逅了一座不知道什么朝代的古跡,比如在南俊路閑逛的時分,無意間就走進了一座千年古剎--承天寺。
從熱鬧的南俊路跨入承天寺的山門之后,瞬間一股清凈感撲面而來。進入山門之后,兩旁立有五株老榕樹,七座石塔有序地分列在榕樹之間,旁邊的“泉南佛國”四個字彰顯了泉州這個佛國圣地。不要看這座寺廟很小眾,其實早在北宋時期,承天寺就和開元寺、崇福寺并稱閩南三大森林。
可想而知曾經承天寺的規(guī)劃不小,聽說鼎盛的時期這的佛殿和廟宇到達40多座,吸引著很多海內外的高僧和信徒前來修行和祈福。不顧后期隨著變故,寺院內的大殿,法堂、鐘鼓樓、廊廡及佛塔都相繼被毀,直到1985年的時分才可是在原址上修建,形成現在的規(guī)劃。
穿過東西長廊之后,就到達了承天寺的主殿大雄寶殿,這是一棟五開間典型的閩南風格的佛寺修建。盡管比起開元寺而言,這兒的古物不多,可是寺廟的翹檐,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面顯得熠熠生輝。屋脊兩端稍稍往上翹起,立有龍鳳彩塑。屋脊的正中凸起,嵌有龍珠和佛塔,鮮紅明亮。
法堂內供奉著三世佛、迦葉、阿難、十八羅漢、四大菩薩等塑像,盡管造型別致但多為后期重塑。如果說到最古老的物件,那么一定非鎮(zhèn)寺之寶——隋朝銅鑄阿彌陀佛,像高二米,重一噸多,可謂稀世珍寶。
順著中軸線往后走,就是文殊殿,盡管殿堂很小,可是堂前的幾尊宋代石經幢也算精巧,個人感覺欣賞價值不比開元寺的差。
說到石經幢那就不得不提立于承天寺彌勒殿和大雄寶殿前的幾尊宋代石經幢,比起文殊殿前的自然是精巧了不少,幾乎成為鎮(zhèn)寺之寶。石經幢高大約五米,盡管看起來有些修正的痕跡,但原構建的規(guī)劃也不小,尤其是不少經文仍然清晰可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chuàng)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舉報郵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