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養(yǎng)育男孩
今天再分享一篇隨筆,談談大人和孩子的耐心和脾氣。
很多媽媽可能會說,其實我以前沒孩子的時候,耐心和好脾氣都有,可是有了孩子之后,就沒有了。
我真的深刻體會這句話的現(xiàn)實性。
因為我的耐心和脾氣也隨著孩子進入小學后變差了。
至于差了多少,沒有具體的測量方式。
但是我在孩子媽身上看到了同樣的自己,有時被孩子的磨蹭和粗心刺激的不行。
比如上午還對因為催兒子寫作業(yè)著急的老婆說:“你要好好說話,不要急!”
可是下午看到他語文作業(yè)寫得一塌糊涂,數(shù)學測試卷錯了幾乎一半(有很多是粗心造成的)
當時我感覺火氣就冒出來了!
問他怎么會這樣,明顯感覺自己的語氣變得嚴厲,表情肯定也很恐怖。
我看到兒子臉上的笑容沒有了。
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聽我指他的錯誤。
晚上的時候我就很后悔自己的失控。
就算是錯了,可以好好說嘛!
我經(jīng)常跟所有人說:要好好跟孩子說話。
可是我自己為什么還這樣?
還是修養(yǎng)不夠。
然后去誠懇地跟兒子道歉了。
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媽媽的話:“ 別讓情緒失控連累無辜的孩子”
這句話我曾看到過很多次。
也在我自己的日記本上寫過。
可以說是大部分父母的心路歷程,反省時的通用語。
從某一個方面來說,也是父母情緒管理的一個漏洞。
假如把這比作一艘小船上的破洞,有海水涌入。
有的父母發(fā)現(xiàn)了,就會反省,改正,以求補好這個洞,也許打濕船上那個孩子的鞋,但不至于太大的影響。
而也有部分的父母,會對此熟視無睹,覺得無所謂,反正是一個小漏洞。
何況孩子也沒有反抗,也不會棄船而去,所以就日復一日的讓海水涌入。
最后的結(jié)果呢?
只會讓小船沉沒,這時的心靈就會被黑暗、無助、害怕包裹。
可是無數(shù)次地反省,無數(shù)次的說要改正。
最后能真正改正的人并不多。
其實我們是要向孩子學習的。
因為很多大人的脾氣和耐心根本不如孩子。
最近80歲的奶奶來家小住幾日。
孩子很興奮,經(jīng)常會給老人出題做。
因為兩人的語言溝通有困難,加之老人本身沒有上過學。
所以簡單的加減法就能難倒她。
小家伙和老人也樂意這樣玩。
那天,我在沙發(fā)那坐著,看到他們玩的過程。
兒子出了一道簡單的數(shù)學題。
就是下面這道,只是當時不是要她算1+1等于幾。
而是畫了一個圖形。
他說“1+1等于這個圖形,那這個圖形是幾?”
有了一個思維變化,標準的一年級啟蒙題目。
因為婆婆聽他的普通話比較吃力,一直沒弄懂他要她算什么?
我在一旁真的著急,但靜靜看著會如何。
結(jié)果孩子一遍又一遍地給他讀題,給她解釋。
一道題的講解持續(xù)了3分鐘,他終于讓婆婆明白了。
我看到這個過程,真的像極了輔導孩子做作業(yè)的我們。
可是我經(jīng)常沒有他這樣的耐心。
特別是手頭還有事的時候,如果說了兩遍還不會,語氣就會加速、加重。
讓孩子覺得緊張,也許想爸爸是不是會發(fā)脾氣了。
我看他平靜地跟婆婆講題,就算著急卻也沒有發(fā)脾氣。
這不就是我們追求的那種狀態(tài)嗎?
就算心急也不要發(fā)脾氣,耐心地說,好好說。
養(yǎng)孩子,如果沒有這樣的耐心和修養(yǎng)。
那孩子真的會成為父母情緒的垃圾場。
在情緒失控的時候,那些惡狠狠的話,幾近猙獰的表情、毫無理智的指責、打擊。
全部會宣泄出來,砸上孩子。
難道這是愛嗎?
千萬不要覺得這是為了愛孩子。
錯了就是錯了,去跟孩子說聲對不起。
該反省得反省,要修補就及時修補。
不要覺得孩子小,不懂事,就無所謂。
孩子長大后,也許就沒有那樣的機會了。
很多人成年后,心里空落落的,像缺些什么似的,對家也感覺不親,一直想逃避。
因為父母欠他們一聲對不起,卻永不曾開口。
有了家庭和孩子,一定要管好自己的脾氣。
多留點耐心給家人,特別是給孩子們。
如果可以,請看看孩子,他們對父母的愛很深,耐心也很足。
他們愿意看到你慢慢成長為更好的父母,愿意包容你的壞脾氣和急躁。
可并不意味著,父母可以一直是這樣的狀態(tài)。
同理,父母也要給足孩子時間,接納他們的缺點和不足。
看到他們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哪天又想對孩子吼叫發(fā)脾氣時,請告訴自己:
曾經(jīng),在他們還是嬰孩的時候,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去接納,為什么如今卻急吼吼地發(fā)脾氣呢?
一定要冷靜!不要讓孩子為自己的情緒失控買單。
簡介:魚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書編輯,閱讀推廣人。
公眾號:養(yǎng)育男孩(ID:breedboy) (一個最有愛的公眾號,面向家長群體,每天原創(chuàng)分享親子養(yǎng)育常識、親子閱讀推廣、家庭關系建造知識,新書《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最好的教養(yǎng)》熱售中。
如果覺得文章好看的話,
『分享』給朋友唄(^▽^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chuàng)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舉報郵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
網(wǎng)友評論